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子宫内膜癌七成是肥胖女 定期检查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2-08-29 23:06:30浏览: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发病年龄为58~61岁。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肥胖已成为一种流行病。因此,女性朋友,尤其是肥胖的女性,应该更加警惕。

警惕肥胖!70%的子宫内膜癌是肥胖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孕、晚育、更年期延迟等。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是肥胖女性,通常是体重超过标准15%的3倍。据相关文献报道,日本肥胖患者占3%,美国肥胖患者占40%,后者约为前者的7倍。

此外,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史,10%的患者在绝经后有阴道出血史。因此,建议所有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B尽快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

如果年轻女性患有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增加或月经淋漓尽致,需要识别月经紊乱。

肥胖女性应特别警惕子宫内膜癌。除了尽快减肥,摆脱高危人群的称号外,他们还应该定期到妇科进行相关检查。

1、B超检查

B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是否有不均匀的回声或子宫内赘生物、是否有肌层渗透及其程度,诊断符合率超过80%。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肥胖,阴道超声比腹部超声更有优势。由于B超检查方便无创,已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规的检查和初步筛查方法。

2、分段诊刮

目前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是否为癌,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还可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腺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对于围绝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的患者,分段诊刮还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分段诊刮的标本需要分别标记送病理学检查,以便确诊或排除子宫内膜癌。

3、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和宫颈管是否有癌变、癌变部位、大小、病变范围、宫颈管是否受累;直接检查可疑病变,有助于发现较小或较早的病变,降低子宫内膜癌的漏诊率。宫腔镜直视活检精度接近100%。宫腔镜检查和分段诊断有出血、感染、子宫穿孔、宫颈裂伤、综合流产反应等并发症,宫腔镜检查仍有水中毒等风险。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宫腔镜检查不会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4、细胞学检查

子宫内膜标本可通过宫腔刷和宫腔吸引涂片获得,诊断为子宫内膜癌,但阳性率低,不推荐常规应用。

5、磁共振成像(MRI)

MRI子宫内膜癌的病变大小、范围、肌层浸润、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等。可以更准确地估计肿瘤分期付款。CT软组织的分辨率略低于MRI,因此,应用于合格医院MRI术前评估者较多。

6、肿瘤标志物CA125

子宫外转移者在早期内膜癌患者中一般没有升高,CA125可显著增加,并可作为病人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