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艾灸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发布时间:2024-05-31 18:20:05浏览:

艾灸是指将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放入特定容器中,在人体某个穴位进行药物熏蒸和烘烤,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在预防疾病和保健方面发挥一定作用。艾灸后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一、注意事项:

1、艾灸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疲劳、头晕、疲劳、耳鸣等症状,主要属于正常现象。此时需要适当休息,大多数休息后可以缓解。但也要避免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全身血液循环缓慢,不利于身体恢复。

2、艾灸后避免风,注意保暖,但也要注意室内通风,长时间关闭门窗,室内空气质量会变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热感的概率;

3、艾灸完成后,建议适量饮用温水,以60℃为宜。艾灸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适量饮用水可以保持体内水分含量,促进排尿,帮助身体新陈代谢。但肾病患者要注意饮用水量,避免增加肾脏负担。

二、禁忌证:

1、禁止冷水刺激:艾灸后一段时间内,由于艾灸烘烤或熏蒸,此时毛孔打开,不能用冷水冲洗局部或全身。建议第二天尽量洗澡,加衣服加强保暖,否则容易感染风寒。洗澡时避免局部摩擦,或使用更刺激的洗涤和护理用品,以免刺激局部;

2、禁止刮痧、拔罐:艾灸后,毛孔张开,皮肤状态较差,脆弱。此时,应避免刮痧或拔罐,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刮痧拔罐的主要目的是排泄,而艾灸主要是补药。艾灸后刮痧或拔罐容易影响效果;

3、禁止局部输液:艾灸后也避免输液,输液过程可能导致寒冷入侵,但也避免吃冷食,以免影响艾灸效果,加重患者不适;

4、禁止立即同房:艾灸后不能同房。艾灸后,体内血液循环较快,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正在调节中。此时,同房容易影响调理过程,艾灸后体内整体炎热,不利于受精,不建议同房;

5、其他:若患者有醉酒、过饱、过饥、过度悲伤等不良状态,或患有某些原发疾病,则不宜进行艾灸。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