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肠肉芽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2023-03-22 18:21:07浏览:

肠肉芽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① 经热证:多见于前期。患者有进行性鼻塞、黄水或脓血、气味、鼻中隔溃疡;舌尖红,苔藓薄黄,脉搏坚实。治疗肺热,解毒肿胀。黄芩汤加减。药用:黄芩12g,桑白皮15g,栀子12g,赤芍12g,连翘12g,薄荷12g,鱼腥草15g,土茯苓15g,甘草6g。

② 湿热证明:见于活动期和最后期。鼻塞、脓、血、流鼻涕、肉芽、鼻溃疡、鼻肿胀、软腭、悬雍垂溃疡、骨质腐烂、或低热、体重;舌红苔黄油腻,脉冲数量。治疗清热、干湿、解毒、腐烂。龙胆泻肝汤加渗湿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2g,栀子12g,黄芩12g,车前子15g,薏苡仁30g,黄柏12g,赤茯苓15g,丹皮15g,泽泻12g,通草12g,土茯苓15g,半枝莲15g,甘草6g。

③ 热入营血证:见于终末期。鼻面溃烂,面容全毁,疮面出血,高热稽延,身热夜甚,消瘦,神昏谵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泻热解毒,清营凉血。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药用:生石膏30g,生地黄15g,水牛角60g,黄连12g,栀子12g,黄芩12g,知母12g,玄参15g,连翘12g,丹皮15g,竹叶12g,甘草6g。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