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什么是口腔黏膜病 5种方法护理口腔

发布时间:2023-02-01 16:54:07浏览:

什么是口腔黏膜病?

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口腔软组织上的疾病,肿瘤除外。其病种繁多,疾病临床变现各异。病因复杂,常见的是溃疡及糜烂,其他如疱疹、角化异常、坏死、结节、斑等。而且在病程的不同时期病损更迭交替,给诊断带来众多不便。然而.口腔黏膜病多与全身及外界刺激有关,因此在做出黏膜病诊断时,只有从黏膜病的表现寻求疾病的本质,才不会因诊断不明而延误治疗。但目前有些黏膜病病因不明,故而在治疗方面尚无特效药及疗法,只能采用对症治疗。

口腔黏膜病的病因:

1、与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免疫力下降的生理缺陷有关,成年人由于成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口腔对于维生素的吸收能力反而不如儿童生长期。老年人身体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体内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睡眠不好导致精神紧张,劳累或感冒时,都会诱发口腔溃疡

2、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父母口腔溃疡比较严重,子女遗传几率极大。

口腔黏膜脱落的鉴别诊断

1、口腔黏膜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口腔溃疡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

2、口腔黏膜纤维化

口腔粘膜纤维化是一种胶原失调性疾病,侵袭粘膜下层,常可严重地限制张口运动。

3、口腔粘膜有形似奶块的斑膜

口腔粘膜上出现乳白色的小点或融合成片,颇似奶块,白膜覆盖在口胶粘膜上,不易擦去。初起时成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快。是新生儿鹅口疮的一种临床表现。新生儿鹅口疮,是口腔粘膜受白色念珠菌(属霉菌)感染所致。粘膜上出现乳白色的小点或融合成片,颇似奶块,白膜覆盖在口胶粘膜上,不易擦去。初起时成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快。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4、口腔粘膜上白色较硬的隆起斑块

斑块状白斑: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损害大小同癌变的可能性之间并无平行关系,有时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时已发生癌变。斑块状损害的肉眼所见,往往很难同白念菌白斑相鉴别,但扪时前者较硬。是口腔黏膜白斑症的一种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病吃什么药好?

1、消炎药:药膜:用金霉素药膜、洗必泰药膜等贴于患处,并可重复使用。中药散剂:锡类散、冰棚散、养阴生肌散等,散于溃疡面上,每日数次;0.02%-0.2%洗必泰液:有较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是一种较好的含漱剂,每次含漱1-2分钟,一日多次。

2、止痛剂:0.5%达克罗宁,0.1%普鲁卡因,2%利多卡因等涂擦或含漱。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