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如何治疗干槽症

发布时间:2024-06-13 22:45:10浏览:

拔牙伤口红肿不明显,牙槽窝血块呈深灰色,面色不华,气短乏力,头晕,眼花缭乱,脉细数,舌淡脂肪。拔牙伤口周围红肿、口臭、口渴、头痛、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或浮数。山药、扁豆、白术、六曲、麦芽、半夏、薏苡仁、白豆蔻、黄芪、党参、当归、阿胶、紫河车、何首乌等中药可用于健脾胃、补气生血。随证选用中药,如败酱草、白头翁、山豆根、土茯苓、马齿苋、白花蛇舌草、金银花、板蓝根、陈苍术、白芷、白僵蚕等。牙龈萎缩,拔牙伤口无明显充血肿胀,全骨隐痛,四肢不温,面萎神疲,舌淡,苔薄白,脉细。

干槽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创伤、吸烟、局部解剖因素、口服避孕药、术后熬夜、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目前,也有文献报道称,微创拔牙可以有效降低干槽症的发病率。即使拔牙的创伤很小,做微创,也会有一定的干槽症风险,给患者带来一些痛苦和麻烦。干槽症的病因可能与损伤、感染、牙槽窝过大、血液供应不良、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有关。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牙槽窝骨壁浅层骨炎或轻度局限性骨髓炎。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疗技术。拔牙可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出血、肿胀、疼痛等反应,也可引起血压、体温、脉搏波动,必须认真对待

本病易引起局部感染,形成牙周炎,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只刺激发生性牙龈出血或口臭,类似于牙龈炎症状。检查时可见龈缘、龈乳头及附着龈肿胀、质软,呈深红色或暗红色,探诊易出血。随着炎症的进一步扩散,牙周袋形成等以下症状,由于炎症的扩张,牙周膜受损,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龈与牙根分离,加深牙龈沟,形成牙周袋。探针可用于检测牙周袋的深度。在X线检查中,可以发现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牙齿后要保护好伤口内的血凝块:当天不要漱口,以免冲走,更不要用手指或舌头触摸伤口。伤口生长前最好吃软食,不要用拔牙侧咀嚼,注意饮食的清洁,用冷开水漱口刷牙。拔牙后,在拔牙创内填充各种抗感染、保护血凝块、减少拔牙创体积的物质:可预防干槽症。填充物包括碘仿海绵、含氯己定、抗生素的明胶海绵等。应做好术前准备,如清洁口腔卫生,术中消毒,减少拔牙创伤,避免大量唾液等污染物。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