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上肢麻木一定是颈椎病吗

发布时间:2024-05-16 17:00:03浏览:

  临床上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患者出现上肢麻木症状,此时患者的第一感觉往往是考虑颈椎是否有问题。事实上,颈椎产生的神经压迫会引起手臂和手的麻木症状,但不是上肢麻木一定是颈椎病吗?我们说,临床上并不那么简单。

  上肢的神经行走路径相对较长,在这条路上,任何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出现上肢麻木、疼痛症状,颈椎问题不是唯一的原因。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肢神经压迫的问题。手臂上的神经是从哪里来的?普通人的科普认识应该没有问题,手臂上的神经主要来自颈椎。但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颈椎上的神经并不都来自手臂,手臂上的神经也不都来自颈椎。所以首先,我们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上肢神经,又称臂丛神经的解剖学。

  我们都知道人体有七个颈椎,所以相应地从这七个颈椎发出七对脊神经,即颈椎的七对神经。这七对神经,第一对到第四对不是上肢,第一到第四队的颈椎神经主要分布在颈部和头部的后部,即枕头,所以这四对神经不参与臂丛神经的组成。

  颈椎的第五、第六、第七对神经,以及胸椎的上段(第一、第二对)神经,构成臂丛神经,向人的上肢移动。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上肢的问题与颈椎的下神经有关,而不是与所有的颈椎神经有关。那么,颈椎下段的这部分神经是如何从颈椎到达人体手部的呢?首先,神经来自颈椎两侧的小孔,我们称之为椎间孔,形成颈部的神经丛,解剖学上称之为颈部丛。颈部形成后,首先要经过腋窝,即人的腋窝,继续向上肢行走。腋窝和腋窝以下的神经称为臂丛。臂丛围绕腋窝动脉和静脉行走,穿过腋窝,然后沿上臂向下行走。下一个环节要经过人体的肘部,进一步形成分支,向前臂走,也就是我们的小臂。神经通过手臂后,下一个环节是人体的手腕。经过腕部后,神经形成更细、更具体的分支,向上肢末端,即手指尖端继续分布。所以我们说臂丛神经来自颈椎,通过腋窝、肘部、手腕到达手指。

  从我们对臂丛神经解剖结构的介绍可以看出,上肢神经在行走过程中要经过几个关口,首先是颈椎出来的地方,椎间孔是一个关口,腋窝是一个关口,肘部是一个关口,腕部是一个关口。通过这些关口到达远端肢体,即手指部位。如果这些关口出现问题,神经受压会引起上肢症状,如酸麻木,甚至虚弱,肌肉萎缩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不是上肢出现症状,一定是颈椎问题引起的。现在我们将从上到下整理上肢神经行走过程中的几个关口,看看哪些问题会出现上肢麻木的症状。首先是颈椎。颈椎神经根出椎间孔时,如果椎间孔内有骨质增生,压迫神经产生水肿,肯定会出现症状。如果腋窝出现软组织增生、新生物或血管炎症、筋膜炎症、韧带炎症,引起水肿,压迫神经,也可出现肢体远端,即手臂或手麻木症状。下一个环节是人体肘部。肘部有一个解剖结构,叫做肘管,主要是由骨骼和韧带形成的相对狭窄的骨管。当神经从肘部出来时,如果这部分有问题,如骨增生、韧带和韧带肥厚,压迫神经也会出现上肢症状。让我们看看腕管,我之前的一篇科普文章详细介绍了腕管综合征的问题。腕管更容易受到劳损因素的影响,因为我们必须每天使用手腕,无论是敲击键盘,骑自行车扶手,还是使用鼠标,都会导致腕管劳损。腕管压迫神经后,症状可能更明显,远端手指会出现严重的酸、麻木、肿胀或无力、肌肉萎缩。

  因此,除了颈椎,一旦出现上肢麻木症状,我们还应该认为腋窝、肘部和腕部的问题可能是问题的原因。

  针灸治疗对包括臂丛神经压迫在内的一系列周围神经损伤非常有效。因为针灸可以直接到达病房,比如某个部位有神经压迫,局部取穴可以直接将刺激送到水肿部位,达到消除水肿、舒经通络的目的,这是其他口服药物无法达到的。针对臂丛神经压迫,我将以我个人的临床经验为例,介绍如何在治疗这类患者时考虑穴位。当我们不知道哪个环节出现压迫(通常需要肌电图检查来确定压迫位置),导致上肢酸麻症状时,我们必须考虑所有的可能性。所以我在治疗臂丛神经压迫时,先取颈部夹脊穴。夹脊穴是颈椎神经根从椎间孔出来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有压迫,针灸夹脊穴可以解决。二是腋窝穴位,如极泉穴、肩前穴、肩后穴。刺激方法可选择芒针进行针刺,针感可直接到达病所。第三,要取肘部穴位,如曲池、尺泽、小海等。如果肘部有神经压迫,这些穴位有很好的效果。下一步还要注意腕部取穴,如外关穴、合谷穴这两个穴位。我们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这两个穴位对腕管的神经压迫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则性的介绍。其实取穴并没有那么简单。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会有加减。另外,在刺激方法上,哪些穴位应该用电针,哪些穴位应该用艾灸,应该根据医生的经验具体掌握。

相关问答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