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2023-06-10 16:54:10浏览: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治疗胃痛的方法,古代有“通则不痛”由此可见,胃痛的关键是“气”。因此,治疗胃痛的关键是理顺胃气。中医古方开胸顺气胶囊由利气丸加减而成,取槟榔、牵牛(炒)、陈皮、木香、厚朴(姜)、三棱(醋)、峨术(醋)、猪牙皂等8种经典道地中药配方,能有效调节胃气,消积化滞,行气止痛,解决胃动力障碍,治疗消化不良

1.肝气犯胃:根据其不同情况,本证可分为气滞、火郁、血瘀三种。

气滞

主证胃胀满,疼痛引起两胁,打嗝频繁,气或失气后疼痛略有减轻,舌苔薄白,脉沉弦。治疗疏肝理气,止痛胃。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门、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晃拨俞穴行气法,捏拿背肌理气法与推揉腹部和中法。

如果疼痛甚至恶心,可以采取双内关、双内庭,利气止痛;如果酸水泛呕,总是吵闹;而且肝胆是表里的,肝热就是胆火上乘,所以口干苦;苔黄脉弦数是肝胃郁热引起的。治疗疏肝、排热、胃。

 2.脾胃虚弱

(1)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吐清水,喜暖喜压,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脾健胃。

选穴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门、中湾、章门、手三里、足三里。上述基本技术除揉颤导滞法和揉阳明清热法外,均可使用。

当疼痛发生时,你可以俞,双拇指按梁门,温中止痛。疼痛止痛后,可以按基本手法进行手术。如脾胃虚寒,肝郁热,除胃痛外,还可见泛炫呕吐,有时感到饥饿物不舒服,四肢不温,舌边红,苔白中黄,脉弦细,可用双拇指取双章门,立拳滚上腹寒热并投,肝胃同治。

(2)胃阴不足

主证胃痛隐隐,心烦嘈杂,口干欲饮,大便干燥,苔少或剥脱,舌光红少津,脉细微。治疗养阴益胃。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中湾。可重用提拿捏脊健身法,推揉腹部和中法,反复捏脊十次。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