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西医治疗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18 11:45:05浏览:

西医治疗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规方法:

一、一般治疗

1.如有致病原因,应及时清除。如果是某种药物引起的,立即停止使用。如果是由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引起的,应停止接触。

2.适当休息,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卫生,保护和隔离重症儿童,防止交叉感染

3.注意皮肤和口腔护理,每天清洁皮肤,排便后用消毒剂清洁肛门,经常用必泰漱口。

二、对症治疗

1.输血:病情严重的儿童可适当输血,但应尽量按所需成分输血,避免全部输血。严重贫血患者应注射浓缩红细胞,严重出血患者可注射小板或新鲜血液。

2.止血:出血症状严重者给予止血剂。常用药物,如止血敏感和安络血。止血敏感每次0.25g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安络血<5岁者每次2.5~5mg,>5岁者每次5~10mg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每次2次.5~5mg口服,每日3次。

3.抗感染:广谱抗生素应及时,应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最好选择两种以上有效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抗生素不影响造血功能、对致病菌有效的抗生素。常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如果抗感染治疗有效,应输送白细胞悬液。

三、免疫抑制剂

1.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近年来治疗急性或重型再生障碍的主要药物。ALG每日剂量为20~40mg/kg,ATG5~1Omg/kg,在生理盐水或5中稀释一种%;在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静脉点滴氢化可松50~100mg。过敏试验必须在使用前进行。开始点滴应该很慢,每分钟6次~10滴,如无不良反应1小时后可加快滴速,点滴持续时间每日8~12小时,5~7天为1个疗程。第二天停药,每天口服泼尼松1mg/kg,预防血清病反应。应用此疗法时,应严格隔离消毒,并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不同品种ATG/ALG剂量不同,使用时应参考说明书。

2.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是一种强大的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急性再生障碍。用法是每天20~30mg/kg,在生理盐水中加入静脉注射3天,然后每隔4天~每天7天减少1/2,直到1/2mg/kg,然后根据血红蛋白的增加,逐渐减少停药。

3.环胞霉素A:该药物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在治疗再生障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它的剂量仍然是统一的。常用剂量为每5~8mg/kg,口服2次,连服6次~逐渐减少12周。

四、雄激素

适用于慢性再障儿童。

1.丙酸睾酮:剂量为每次1~2mg/kg,肌肉注射每天或隔天一次。治疗必须持续3次~6个月。

2.康力龙:剂量为每日0.1~0.2mg/kg,分2~三次口服。服药时间不少于3次。~6个月。

3.大力补:剂量为每日0.3~lmg/kg,分2~三次口服。服药时间不少于3次。~6个月。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

目前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刺激骨髓造血没有积极的疗效,但可以暂时改善症状,减少出血。与雄激素结合可以减少对骨骼生长的副作用。每天使用泼尼松.5~1mg/kg,分次口服。

六、神经兴奋药

1.硝酸士宁:采用递增剂量法,每周肌肉注射5天,休息3天。每日剂量分别为1mg、1mg、2mg、2mg、3mg。这样重复使用,疗程3~6个月。

2.一叶碱:每日8mg/kg,肌肉注射,连续3个月。

3.山茛菪碱(654-2):每日0.5~2mg/kg,静脉滴注分两次,睡前加0片剂.2~0.8mg/kg,连服30天,间隔7天,重复使用。

上述三种药物一般多联合使用,适用于慢性再障儿童。

七、胎肝输注

本法近年来应用广泛,其作用机制不明确,可能是非特异性刺激造血或免疫刺激。输注胎肝不需要血型,副作用小,方法简单。一般认为对慢性再生障碍的效果比较满意。

八、脐血辅注

近年来,脐带血含有更多的造血干细胞和更高水平的造血刺激因子。因此,有些人使用脐带血输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最近效果良好,可以达到改善血象、稳定病情、减少输血的效果。

九、骨髓移植

目前认为如果能找到,HLA骨髓移植是重型再生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方法是采用患者近亲血型完全一致、相同的方法HlA通过组织类型和抗人球蛋白试验的供髓者。移植组织的数量一般按核细胞总数计算。有效病例接受约10亿或更多细胞,一次或多次输入。为避免排斥反应,可采取移植前环磷酰胺、全身照射等免疫抑制措施。

十、脾切除

国内外都有关于脾切除术治疗再生障碍的报告。大多数人认为慢性非严重再生障碍经中西医治疗半年以上无效,骨髓增生接近正常,有证据表明红细胞寿命缩短,无明显出血者疗效较好。对于骨髓增生明显较低的患者,手术应谨慎。脾切除术后仍需采取各种综合治疗措施,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