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发布时间:2023-03-01 08:06:04浏览:

肌炎的中医治疗

一、恶毒侵心证

[证候]发热或低热不退,心悸气短,胸闷疼痛,咳嗽流涕或腹痛腹泻,疲劳;舌红苔薄,脉细数或结代。

清热解毒,宣肺宁心。

[处方】银翘散。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豆豉、桔梗、甘草、芦根。加莲子心、酸枣仁清热安神;咽痛或红肿的,加山豆根、玄参、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伴有腹痛腹泻的,加葛根、黄连、黄芩清热利湿;胸闷的,加瓜粉、郁金行气宽胸。

二、痰瘀阻络证

[证候]胸闷而痛,心悸不宁,喘息咳嗽,痰黏色白,恶心呕吐,舌苔浊腻,脉濡。[治法]通阳祛痰,行气活血。

[处方药]半夏汤。主要药物:天花、天花、半夏。可添加郁金、石菖蒲、丹参、陈皮、豆蔻仁,发挥阳痰、温气的作用。如果痰黄,舌苔黄油腻,加竹茹、胆南星、苦参清热痰;恶心呕吐,加藿香、苏茎、佩兰湿胃。

三、气阴两虚证

【证候】心悸,尤其是活动结束后,少气懒语,神疲倦怠,头晕;口干咽干,心烦失眠,舌淡红或少津,脉细数或促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烤甘草汤合生脉散。主要药物:烤甘草、人参、生地黄、桂枝、麦冬、麻仁、生姜、大枣、五味子。烤甘草汤具有益气养阴、补血复脉的功效;生脉散有益气生津的功效。双方共同发挥益气养血的作用。心悸不安者,加茯神、酸枣仁安神;自汗盗汗,加黄芪、浮小麦、麻黄根,益气养阴止汗;便秘加甜瓜、柏子、桑椹滋阴润肠;口渴时加芦根、天花粉养阴生津。

四、心阳虚

[证候]面色白,心悸气短,四肢冷汗,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龙牡丹救逆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甘草。气虚明显的,加人参、黄芪补充活力;肢肿者加猪苓、汉防己,利水消肿。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