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敏感性在医学中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2-31 12:03:11浏览:

众所周知,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非常敏感的,举个例子来说,其他人在一起聊天,如果这个人坐在旁边,别人说什么都会往自己的身上想,就好像他人总是在谈论自己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敏感。过于敏感可不是一件好事,还会给自己带来些许的麻烦。那么,敏感性在医学中是什么意思?

医学统计

在医学统计里,任何一个诊断指标,都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敏感性和特异性,所谓敏感性,就是指其在诊断疾病的时候不漏诊(假阴性)的机会有多大(小),所谓特异性就是指该指标在诊断某疾病时,不误诊(假阳性)的机会有多大(小)。单独一个指标,如果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必然降低其诊断的特异性,换句话说,减少漏诊必然增加误诊,反之亦然。

性格分析

敏感在性格上分析:在性格上可认为是过度的在意细节带来的感受和变动并善于将之放大,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敏感的人往往容易为小事而苦恼,同样也会为一件小事而莫名的开心一阵子。说明白点就是敏感的人比较容易往心里去。同时,敏感的人心思较为细腻缜密,具有较强的洞察力。

性格并无好坏,不必为此烦恼,顺其自然就好,有些事情如果不想去无端的患得患失,庸人自扰,就用理智克制放内心平静。人各有福,敏感的人也有他人没有的福气。待人更温柔真诚,更懂得换位思考。更容易看到生活中点滴的美好。更有较深刻的思想,而且艺术方面会更有创造力。比较容易产生敏感的人:残疾人士、行动不便者、作家、画家、诗人、艺术家、记者、演员、警察。

心理分析

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或给自己使坏。有时我们自己也喜欢猜疑,看到别人说笑,便以为他们在议论自己,心里就不痛快起来。喜欢猜疑的人特别注意留心外界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很可能琢磨半天,努力发现其中的“潜台词”,这样便不能轻松自然地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不仅自己心情不好,也影响到人际关系。猜疑的人通常过于敏感。敏感并不一定是缺点,对事物敏感的人往往有灵气,有创造力,但如果过于敏感,特别是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就需要想办法加以控制了。自我暗示法这是一种对自己施加某种积极的影响,从而调整心境、情境和加强自我意识的方法。当发现别人有某些“可疑”行为时,应该暗示自己要冷静,应作全面分析和了解,不要暗想乱猜。大智若愚法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的烦恼。开诚布公法世界上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我们要尽快消除误会,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的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可能导致不幸。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相,解除误会。

相关问答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