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弛张热药物治疗时要预防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10 16:25:02浏览:
  时下,不少人对感冒、弛张热病症等“小病小伤”往往自行买药治疗。殊不知,很多病的症状是人体自卫防御功能的一种反应,如果不分析病因及检查,就盲目地对症下药,常会掩盖了疾病的实质,造成误诊、误治。因此,当患有弛张热时我们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发生乱吃乱用药的不良症状。
 
  1、腹痛用止痛药
 
  腹痛是腹部疾患的主要症状。但要根椐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有无放射性疼痛、有无板状腹、腹痛与体位的关系等情况来诊断,如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溃疡痛等都各有其疼痛特点。切不可一有腹痛就用上止痛剂,掩盖了病情,引起并发症。
 
  2、发热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大部分有其特殊的热型(体温曲线)。如弛张热常见于败血症。因此,如遇发热就用退热药,就易打乱热型,影响了诊断根椐。稽留热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等。
 
  3、腹泻用止泻药
 
  腹泻是身体自卫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如发生食物中毒急性肠炎、痢疾等,机体为了自卫,会将毒素、污染废物排出体外。如果立即止泻,等于关门留寇,反而对身体不利。
 
  4、咳嗽立即用止咳药
 
  咳嗽可将气管内的痰及异物排出体外,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对炎症分泌物及异物排出有积极作用。如果一发生咳嗽就投以止咳药物,特别是使用中枢性止咳药,则不利于炎症的消除。中成药有蜜丸、水丸、颗粒剂、片剂、糖浆、口服液等多种剂型。为求得好疗效,应该正确服用中成药。
 
  5、注意服药方法
 
  中成药剂型很多,其功效及作用机制不同,各有各的用法。一般内服中成药都需要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应先嚼烂或切碎后分次温开水送服,不可整粒吞服。婴幼儿服药比较困难,可将药分多次、少量服用,或适当调以牛奶、米粥、蜂蜜服用。外用药不可内服,外用方法也不尽相同。珍珠散、生肌散等宜直接撒在创面;如意金黄散宜用蛋清调糊于油纸上,再贴敷患处。
 
  6、适当选择“药引”
 
  “药引”对于中成药也同样不可缺少。中医治病讲究治疗病本,药引的意义在于载药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如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七厘散等,宜用温黄酒送服,以利温经通络、活血化瘀;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丸等宜用生姜汤送下,以温散里寒、安胃止呕;六味地黄丸、金琐固精丸等宜以淡盐汤送服;保元丹、妙灵丹等宜用钩藤、薄菏煎汤送服以增强解表退热的作用等。
 
  7、掌握服药时间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与时辰变化密切相关。服用中成药也要根椐病情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一般内服中成药,多是早晚各服一次;滋补类药如人参养荣丸、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等,宜于饭前空腹服;健胃、顺气、消食的大山楂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宜饭前15min左右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镇静安神药宜睡前半小时左右服;化虫丸、肥儿丸等治疗肠道寄生虫的药物宜清晨空腹时服。
 
  8、谨守药物禁忌
 
  药品说明中的禁忌必须严格遵守。在服药期间,一般忌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品。如热症忌辛辣、油腻;寒症忌生冷;孕妇慎用破血通经、行气导滞、泻下逐水药;皮肤病、疮毒、哮喘咳嗽患者忌食鱼、虾等海味发物。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