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12浏览: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等。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机制异常、遗传因素等,会导致皮肤和鼻粘膜出血,影响体内血小板合成,当自身免疫机制异常严重时,会导致血液中血小板含量逐渐下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治疗,严重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通过脾切除术治疗。

2、甲亢:主要是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会导致系统兴奋性逐渐增加,导致体重减轻、心悸、手抖等。当病情严重时,会导致体内能量消耗过多,影响血小板生成,导致降低。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甲硫咪唑片、醋酸地塞米松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

3、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基因突变、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损伤等,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精神抑郁等症状。当病情严重时,会影响骨髓增生,导致血小板含量下降。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白血病等原因,当病情严重时,需要就医。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