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脑水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2023-06-10 18:39:09浏览:

脑水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脑水肿

从中医辨证分类来看,肾阳虚者疗效好,脾肾阴虚针灸效果差;从西医分类来看,发现针灸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效率高,长期疗效稳定;阻塞性脑积水疗效低,预后差。

 ★体针

(一)取穴

主穴:百会透四神聪,三焦俞透肾俞,三阴交透复滑。

配穴:分型选择。

肾阳虚:儿童头部大,颅缝开裂,前囟饱满,无呕吐和日落,肢体活动良好,进食二便正常。只取主穴。

脾肾阳虚:儿童头大,颅裂,前囟饱满,张力高,无呕吐,日征不明显,腹胀大便松弛,神疲纳可,四肢活动良好。

加大椎、足三里。

脾肾阴虚:儿童头大,颅裂,前囟宽大饱满,张力高,面色苍白,头额青筋暴露,神呆烦躁,体瘦颈细,呕吐惊厥,日落明显。

加大椎、风池、风府、水透中极、足三里、阴陵泉透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根据中医辨证分类,除肾阳虚外,余均根据症选择穴位。针灸采用短时间中等刺激的方法,轻轻扭转,慢慢插入,每个穴位扭转3次,慢慢插入1次,然后注射3次。每次注射3次,即从尾骶捏到背肩,手势应轻而缓慢,或沿着督脉和膀胱用皮肤针轻轻敲击3次。每天一次,30天,停止注射3~5天续治。三疗程无明显效果的,宜改用。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两组。1.水沟、支沟、四神聪、合谷、水、阴交、中极、水道、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复滑;2.风府、风池、大椎、命门、腰俞、殷门、委中、承山、绝骨。

(二)治法

每次取1组,根据孩子的情况酌情加减。早期主要是点刺或短期刺激。适应后,四肢穴可留针20~30分钟。每次针灸前,用皮肤针敲打夹脊穴,从上到下轻敲,直到皮肤发红。对于尿少、囟门不缩小、肢体寒冷的人,每次用艾条回旋灸水、阴交、关元穴5次~10分钟。为增强效果,可在儿童头部外敷中药。每天针灸一次,30次~一个疗程50次,间隔10天。隔天敷中药。

外敷中药制备:大戟10克,香花10克,甘遂10克,商陆10克,冰片1克,麝香10毫克。

 ★针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关元、涌泉。

配穴:阻塞性脑积水加肾俞、脾俞;交通性脑积水加大椎、命门。

(二)治法

均采用先针后重灸的方法。主要穴位必须取,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穴位。关元行补法、涌泉行泻法均为生气后出针;百会施平补平泻法,留针1小时。生气后也要注射穴位。然后选择穴位进行艾灸。其中,百会和涌泉必须进行艾灸。艾条用周氏灸架固定。每个穴位必须艾灸一根艾条,以穴位区域局部潮红为基础,无发泡。每天一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1月停止治疗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