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肾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以补益脾肾为本

发布时间:2023-03-25 11:27:04浏览:

肾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以补益脾肾为本

   以中医辨证治疗肾衰竭为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1、慢性肾衰竭在中医古籍中没有相应的称谓。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水肿”、“腰痛”、“癃闭”、“淋证”、“关格”、“虚劳”、“呕吐”、“眩晕”、“肾劳”、“肾风”、“溺毒”等疾病类别。

2、慢性肾衰竭多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肾病。根据临床实践,虽然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不同,但其发病机制的演变总是与肺、脾、肾功能障碍、三焦气化损失有关,脾、肾缺乏是其发病机制的关键,脾、肾缺乏贯穿始终。

3、患者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夜尿频、疲劳、乏力、面色苍白或阳痿黄、食欲不振、大便松弛、舌淡或肥胖等症状。特别是在肾功能不全的补偿期和失代偿期,脾肾两虚的证据较多。可见,脾肾两虚是慢性肾衰竭的本虚,临时治疗注重补脾肾。

4、根据以上对脾肾两虚病机的了解,采用补脾肾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脾肾关系密切,“肾如薪火,脾如鼎釜”,脾脏的运输取决于肾脏中阳气的温暖蒸腾,这样才能得到微妙的运气,五脏必须得到滋养;肾脏中隐藏的精华也必须得到脾脏运输的水谷的微妙滋养,否则会导致肾脏精华缺乏,生化无源。临床具体用药时,必须考虑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机多为脾肾两虚。如果过量使用肉桂、附子、干姜等辛热产品,很容易伤害其阴,不仅会拒绝接受,还会出现烦热、咽干、头痛甚至动血的缺点;纯熟地黄、生地黄等甘寒滋腻产品会阻碍阳气的布局,阴柔滋腻产品会影响脾脏的运输功能,如腹胀、食少纳呆、大便松弛等。因此,多选择轻灵产品,常选择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甘草等益气健脾。淫羊藿、肉苁蓉、枸杞、女贞子、傈僳子、牛膝等补肾药阴阳补充,激发天气,使补充而不停滞,无邪恶的缺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