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蝶窦息肉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2023-03-31 17:21:04浏览:

蝶窦息肉的中医辨证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蝶窦息肉是一种表面光滑、半透明、柔软、无痛的肿瘤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它是由湿热邪毒引起的。

1.肺胃湿热熏蒸

证候:呼吸不畅,鼻塞不利,嗅觉失灵,头痛头胀,流鼻涕黄浊或黄白相间,鼻内有息肉,浅红色或暗红色,口渴咽干,大便不舒服,尿黄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肺经湿热,导致鼻塞不利,嗅觉下降,鼻涕黄浊,湿浊积聚,浸泡鼻窍肌膜,随着时间的推移,息肉生长,鼻塞加重。清窍受损,头晕头痛,舌脉湿热内郁。

2.肺经寒湿凝聚

证候:持续性鼻塞,息肉呈荔枝状,表面光滑灰白,鼻粘白浊,头晕头痛,嗅觉失效,易感冒,舌质淡嫩,苔白,脉虚。

分析:肺气虚弱,多次受风寒侵袭,久而久之停滞,气血阻塞,痰浊凝结,息肉变生,息肉阻塞鼻窍,头痛头晕,嗅觉失灵,肺气虚,易感冒,鼻涕粘白。

 一、辨证选方

1.肺胃湿热熏蒸

治疗方法:清肺气,利湿散结。

方药:辛夷清肺饮(医宗金鉴)加减。黄芩12g,山栀9g,生石膏30g,知母9g,桑白皮9g,辛夷花9g,枇杷叶9g,车前子18g,泽泻12g,僵蚕9g,头晕头痛者加白芷、蔓荆子;息肉暗红者,可加桃仁、赤芍、川芎等。

2.肺经寒湿凝聚

治疗:温肺散寒,化瘀散结。

方药:加减温肺汤(证治标准)。黄芪15g,炙甘草9g,升麻9g,葛根12g,丁香9g,麻黄6g,羌活9g,防风9g,路路通9g,皂角刺6g,细辛3g,红花、三棱活血化瘀、牡蛎、昆布软坚散结。

二、其它疗法

(1)外治法

1.明矾散(明矾30)g,甘遂3g,白降丹0.6g,雄黄1.5g,用水或芝麻油混合,放在棉片上敷在息肉根部或表面,每天1次,1次~2周是一个疗程。或者鼻息肉手术后1天敷药,可以减少复发。(广州中医学院《中医耳鼻喉科学》)。

2.瓜蒂散(延年秘录方:瓜蒂、红豆、丁香)吹鼻。

3.鼻痔方(证治标准方:明矾30g,格栅麻7,乌梅肉5,麝香50mg)放入鼻子,腐蚀息肉。

4.苦丁香,甘遂各18g,青黛、草乌、枯矾3g,共研细末,将芝麻油混合,涂在息肉上,一天一次。

5.鼻息肉根注入鼻息肉根。

(2)摘除鼻息肉,已记录正宗手术"取息痔秘法",参考西医部分。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