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先天性耳前瘘管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

发布时间:2023-02-04 14:42:10浏览:

先天性耳前瘘管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为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的遗迹,遗传特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瘘管开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在耳廓之三角窝或耳甲腔部。

先天性耳前瘘管分为单纯型、感染型和分泌型。一般无症状。按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瘘口溢出,局部感痒不适。无症状或无感染者可不作处理。局部搔痒、有分泌物溢出者,宜行手术切除。

据专家介绍,耳前瘘管为先天性耳畸形,其主要是胚胎期第一腮沟的遗迹。瘘口常位于耳轮前脚,瘘管可形成分支或树叉状,管内表面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因感染腐败可排泄出有臭味的豆腐渣样分泌物。

先天性耳前瘘管常无症状。挤压时,可有少许黏液或皮脂样物从瘘口溢出。感染时,局部可肿痛或化脓,反复化脓者,局部可形成脓瘘或裂痕。

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心电图。

2.根据病情

可选择血糖,肝肾功,电解质,胸片或胸透等检查项目。

诊断

痰管的盲端感染在外耳道者,容易误诊为外耳道疖;隐居于耳后乳突皮下者,容易误诊为急性乳突炎。应当进行区别,以有无痰管口的存在作为主要鉴别诊断标志。外耳道疖及急性乳突炎时无瘦口存在,耳前痊管感染时有续口存在。

本病是遗传性疾病。无症状时不须治疗。继发感染时,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对已形成脓肿者,应先切开引流。本病有反复发作趋向,因此,控制感染后,应当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将瘘管彻底切除,以免复发。

治疗:

1、无症状或无感染者可不作处理。

2、局部搔痒、有分泌物溢出者,宜行手术切除。

手术可在1%奴夫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小儿可在全麻下进行。术中可用探针引导,或在术前用钝头针向瘘管内注入美蓝或甲紫液作为标志,采用此法时,注药不宜过多,注射后,稍加揉压,将多余染料擦净,以免污染术创。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