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蜈蚣草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3-12-05 14:35:36浏览:2600次

蜈蚣草,中草药名称。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绿色植物蜈蚣草PterisvittataL.的狼把草或地下茎。绿色植物蜈蚣草,遍布于在我国华中、西北及陕西省、甘肃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中国台湾等地。具备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祛毒除虫之作用。主冶风湿病骨筋疼痛,腰痛,肢麻伸屈不好,中风偏瘫,跌打,发烧感冒,痢疾,乳痈,疮毒,疥疮,蛔虫症,蛇虫咬到。

作用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祛毒除虫。

主冶

风湿病骨筋疼痛,腰痛,肢麻伸屈不好,中风偏瘫,跌打,发烧感冒,痢疾,乳痈,疮毒,疥疮,蛔虫症,蛇虫咬到。

有关搭配

1、治疗风湿发麻,小公牛肋巴15g,小血藤9g,追风伞(一把伞)9g,泡药酒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2、治跌打,小公牛肋巴、酸浆草各适当。捣敷伤处。(《四川中药志》1982年)

3、治疖疮,小公牛肋巴30g,野菊花15g,蒜头杆15g。煎水外洗。(《四川中药志》1982年)

4、治无名肿毒,小公牛肋巴15g,铧头草15g,蒲公英花15g,伏苓9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5、治痢疾,蜈蚣草30-60g。泡服。(《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6、治尿道感染,大蜈蚣蕨15g。石韦15g。泡服。(《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7、治流感,蜈蚣草9g,板蓝根冲剂15g,射干6g。泡服。(《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8、冶疥疮,蜈蚣草60g,一扫光120g,蒜头杆(干片)120g。煎水清洗,每天3次。并口服消毒剂,伏苓、白鲜皮、蒲公英花各30g,八爪金龙12g。煎水服,每天3次。(《贵州民间药物》)

9、治蛔虫症,(蜈蚣草)地下茎6-l2g。水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使用方法使用量

口服:煎汤,6-12g。

外敷:适当,捣敷;或煎水熏洗。

收集生产加工

全年平均可采摘,清洗,鲜用或晾干。

形状特点

陆生中小型蕨类,主茎高30-150公分。地下茎短,斜生或横躺,密生黄棕色条型鱼鳞。叶薄革质,一型,密生;叶茎长5-25公分,禾秆色,有时候带蓝紫色,尖部被线型黄棕色鱼鳞;叶子阔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型,长20-94公分,宽5-25公分,尖部渐狭,先端尾状,奇数一回掌状;羽片30-50对,对要或共生,无柄,线型或条状披针形,尖部宽契形或浅心型,先端渐尖,边沿不育症上有钝齿,中间羽片很大,长2.5-16公分,宽2-10mm,反面疏生黄棕色鱼鳞和节状毛;叶柄掌状,侧脉二叉状或不分岔。孢子囊群线型,生在羽片边沿的边脉上,持续遍布,囊群盖同形,膜质,全缘,灰白。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