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肠上皮化生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1-04 12:03:49浏览:

慢性胃炎是一种很常见的胃部疾病。患病之后,患者会出现胃痛、反酸、嗳气等不适症状。但是我们要知道,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部是会发生变化的,例如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说的是胃粘膜上皮,因为病情,变成小肠或者大肠粘膜上皮组织的情况。

慢性胃炎时,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帕内特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黏膜上皮组织,称为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高龄人更为多见。肠上皮化生常常合并于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胃病检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胃镜的应用,早期胃癌的大量发现与研究,认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通过一种名叫黏液组化染色的方法,把肠上皮化生分为小肠型化生(即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结肠型化生(即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

小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好,是一种常见的黏膜病变,广泛见于各种良性胃病(检出率为57.8%>,尤其多见于慢性胃炎,随着炎症的发展化生亦加重,故认为小肠型化生可能属于炎症反应的性质。

结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很低(11.3%),但在肠型胃癌旁的黏膜中检出率很高(88.2%),说明结肠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特别是在幽门腺区的胃粘膜出现了肠腺上皮。化生的肠腺上皮从一般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小肠上皮的形态及功能非常相似,但也有一部分肠上皮化生则很像大肠上皮。肠化的上皮包括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等。化生的肠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粘液物质与胃粘膜分泌的粘液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酸性粘蛋白,后者主要是中性粘蛋白。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