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中医 > 正文

大一面锣

别名:大一面绿(《峨嵋药植》),白毛草(《四川中药志》)

大一面锣
【别名】

大一面绿(《峨嵋药植》),白毛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锣的全草或根。

【形态】

大一面锣 多年生草本,密被淡黄色粗毛。根茎木质化,具不定根。茎直立,高15~33 厘米。叶1片,直立,生于茎之顶端,几无柄;叶片广卵状椭圆形,长达22厘米,宽约12.5厘米,有 时具1~2片鳞片状的小叶,亦着生茎端,长2厘米许,宽近2厘米,先端尖;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锯齿 ,基部心脏形或圆形。花排列成伞形花序或单生于茎顶,花梗长约2厘米;花萼5裂,裂片长椭圆形 ,先端尖,长12毫米;花冠下部结合成管状,长4厘米,先端2唇形,管内有毛2列;雄蕊4,花粉散 出后花丝卷曲,将花药拉入冠管内。 生长林边湿润的碱性土壤中。

【采收加工】

春、夏两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用。

【产地】

生于海拔900-1600m的山坡林下、路旁及峭壁上。分布于四川。

【性味归经】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咸,无毒。"

【功能主治】

《峨嵋药植》:"根:化痰止咳。" 《四川中药志》:"全草:治心脏衰弱,红崩 白带,小便淋沥及夜梦遗精。"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0.5~1两。

大一面锣的同类中药材

中成药推荐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