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中医 > 正文

三铃子

别名:野豌豆、豆菜(《贵州民间药物》)

三铃子
【别名】

野豌豆、豆菜(《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豆科植物歪头菜的根或嫩叶。

【形态】

歪头菜(《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幼枝被淡黄色柔毛。羽状复叶,互 生;小叶2枚,大小和形状变化很大,卵形至菱形,长2.5~11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而有细尖 ,基部楔形,边缘粗糙;叶柄短;卷须不发达而变为针状;托叶狭菱形,边缘具稀疏粗齿。总状花 序腋生;萼斜钟状,萼齿5。三角形,下面3齿高,疏生短毛;花冠紫色或紫红色,旗瓣提琴形,先 端微缺,长约15毫米,翼瓣先端钝,下部有耳和爪,长约13毫米,龙骨瓣曲卵形,有耳及爪,与翼 瓣等长;子房具柄,花柱上部有毛。荚果狭矩形,两侧扁,无毛,长2.5~4厘米;种子扁圆形,棕 褐色。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于草地、山沟、林缘或向阳的灌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分】

叶含大波斯菊甙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补虚。治痨伤、头晕。

【相关方剂】

治痨伤:三铃子根五钱。蒸酒一两,每日服三次。 治头晕:三铃子嫩叶三钱。蒸鸡蛋 吃。(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三铃子的同类中药材

中成药推荐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