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中医 > 正文

黑阳参

别名:黑元参(《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头菜(《云南中草药》),

黑阳参
【别名】

黑元参(《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头菜(《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紫草科植物长蕊斑种草的根。

【形态】

长蕊斑种草 多年生草本,高约30米。根肥大,圆柱形,外皮紫褐色。茎直立,全株被 毛。基生叶丛生,长椭圆状匙形,长10~14厘米,宽3~4厘米,全缘,两面被糙伏毛,以下面较密 ;茎生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不到1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蓝色;花萼钟 形。5裂;花冠管漏斗状,5裂,裂片圆形;雄蕊与花冠等长。小坚果4枚,半圆球形。 生于山坡疏 林下、灌丛或草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

《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微甘。"

【功能主治】

养阴补虚,除热解毒。治虚痨发热,头昏,热淋,痈肿,口疮,牙疳。 《滇南本草 》:"滋养真阴,调血除热。退诸痨热,利小便,治热淋膏淋。" 《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头 昏。"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相关方剂】

治热淋,阴虚发热:黑阳参三至五钱。水煎服。 治痈肿:鲜黑阳参适量。捣烂外敷。 治口腔炎,走马牙疳:黑阳参研末撒患处。(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黑阳参的同类中药材

中成药推荐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