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中医 > 正文

黄耆

别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

黄耆
【别名】

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

【来源】

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干燥根。

【形态】

黄耆,又名:膜荚黄耆、东北黄耆。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主根深长,棒状 ,稍带木质。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或多少被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6~13对,小叶片椭 圆形、长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5~23毫米,宽3~10毫米,先端钝尖,截形或具短尖头,全缘,上 面光滑或疏被毛,下面多少被白色长柔毛;托叶披针形或三角形。总状花序腋生,具花5~22朵,排 列疏松;苞片线状披针形;小花梗被黑色硬毛;花萼钟形,萼齿5,甚短,被黑色短毛或仅在萼齿边 缘被有黑色柔毛;花冠淡黄色,蝶形,长约16毫米,旗瓣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和龙骨瓣 均有长爪,基部长柄状;雄蕊10,2体;子房被疏柔毛,子房柄长,花柱无毛。荚果膜质,膨胀,半 卵圆形,长2~2.5厘米,直径0.9~1.2厘米,先端尖刺状,被黑色短毛。种子5~6粒,黑色、肾形 。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于向阳山坡或灌丛边缘,也见于河边砂质地或平地草原。分布黑 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内蒙黄 耆 形态极似上种,主要区别为小叶较多(12~18对)较小,小叶片通常为椭圆形,长4~9毫米;子 房及荚果光滑无毛,荚果宽11~15毫米。 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茎叶(黄耆茎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金翼黄耆 主根肥厚。植株各部有或多或 少的伏贴柔毛。小叶6~9对,矩形或阔椭圆形,长7~19毫米,阔3~8毫米,先端钝圆,有时微缺, 背面稀生伏贴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有花3~13朵;萼钟状,萼齿5;花冠黄色,旗瓣倒卵 形,长12毫米,阔7毫米,翼瓣有特别长的耳,耳长几与爪一样,龙骨瓣比翼瓣、旗瓣为长,长达15 毫米;子房无毛,花柱有微柔毛。荚果无毛,倒卵形,长8毫米,两侧扁,其下有比荚果长的瘦细子 房柄,顶端有长喙。种子1~2粒。花期7~8月。 生于丛林、山沟中。分布河北、山西、陕西、四川 、甘肃、青海等地。 多花黄耆 直根粗大。茎高15~100厘米。小叶7~26对,长椭圆形至线状披 针形,长8~20毫米,宽2.5~5毫米,上面绿色,无毛,下面霜白色,有或多或少白色的伏贴长毛。 总状花序,具花15~40朵,常偏向一侧;总花梗和花序轴上均有黑毛;苞片披针状锥形,有黑色长 柔毛;萼钟状,萼齿5。内外密生伏贴黑毛;花冠白色或黄色,龙

【化学成分】

黄耆含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质、数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碱、叶酸(65微 克/100克干根),又分出2′,4′-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烷和熊竹素。 内蒙黄耆脂质的皂化 产物中分出亚油酸、亚麻酸;非皂化部分中有β-谷甾醇。 此外,朝鲜产黄膏,曾分离出一种似皂 甙的结晶。

【采收加工】

黄耆: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者,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

【性味归经】

甘,微温。 《本经》:"味甘,微温。" 《别录》:"无毒。生白水者,冷。" 《药 性论》:"白水赤皮者,微寒。" 《医学启源》:"气温,味甘,平。入肺、脾经。 《汤液本草》:"入手少阳、足太阴经、足少阴命门。" 《本草蒙筌》 :"入手少阳,手足太阴。" 《本草经疏》:"手阳明、太阴经。" 《本革新编》:"入手太阴、 足太阴、手少阴经。"

【功能主治】

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 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 证。 《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 ,利阴气。" 《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 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百癣,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入丸、散,或熬膏。

【药理研究】

利尿作用 黄耆煎剂给大鼠皮下注射或麻醉犬静脉注射均有利尿作用。0.5克/公斤的 利尿效价与氨茶碱0.05克/公斤及双氢氯噻嗪0.2毫克/公斤相当(大鼠皮下注射)。且利尿作用持续 时间较长,连续给药7天亦不产生耐受性。健康人口服黄耆煎剂亦有利尿及钠排出增加。梭果黄耆煎 剂给大鼠皮下注射或麻醉犬静脉注射亦有利尿作用但较黄耆差。黄耆与岩黄耆(品种均不明)给麻醉 兔静脉注射亦有轻微利尿作用。 对实验性肾炎的作用 大鼠于注射"兔抗鼠肾血清"以产生血清性 肾炎前3天开始每天服黄膏粉4~5克,注射血清3天后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切片亦证明 肾脏病变减轻。每日服黄耆粉0.8克或2克则无效。对注射氯化高汞引起的大鼠蛋白尿症,口服黄耆 粉(炮台芪)能加快其恢复到原来水平。但服药组动物体重较对照组显著减轻。大鼠口服黄芪或炮台 耆粉均可降低生理性尿蛋白的排泄,煎剂则无效。服药期间尿量并无明显增加。 强壮作用 小鼠 每日灌服黄耆(品种不明)煎剂共3周,可明显延长游泳时间,体重增加亦比对照组为快。因四氯化碳 损伤肝脏的家兔,服1周后,可使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增加,但因未设对照组,尚需进一步研究。小 鼠服9天可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元降低。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耆、内蒙黄耆、梭 果黄耆以及不明品种之黄耆及岩黄耆煎剂给麻醉狗、猫、兔等静脉注射均可引起明显的降压作用, 黄耆重复注射时有急速耐受现象。麻醉狗灌服黄耆或梭果黄耆煎剂亦有降压作用,前者作用较强。 降压作用与直接扩张血管有关。对于离体蛙心,内蒙黄耆煎剂有抑制作用,醇提取液则为兴奋。麻 醉兔静脉注射煎剂对在位心脏有加强收缩作用。亦有报道水煎剂对田村小林氏蛙心有使收缩加强、 心输出量增加及心率变慢的作用。黄耆与梭果黄畜给正常狗腹腔注射3~4小时后,心电图出现T波倒 置和双相,S-T间期略有延长;曾有P-T波融合现象;黄耆在1小时后R波电压略有上升,梭果黄耆者 则略有下降。 其他作用 黄耆(品种不明)能延长小鼠动情期并能降低家兔血糖。亦有报告不能降 低血糖的。黄耆建中汤(含多序岩黄耆、桂枝、芍药、甘草)给大鼠皮下注射,可防止幽门结扎所致 胃溃疡的发生,还能抑制胃液分泌,减少游离酸和总酸度,使胃液pH值上升。内蒙黄耆煎剂对兔离 体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体肠管紧张度增加,收缩幅度小量时增高,大量时抑制。对离体豚鼠肠 管可增大其收缩幅度,

【使用注意】

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恶龟甲。" 《药对》;"茯苓为之使。" 《日华子本草》:"恶白鲜皮。" 《医学入门》:"苍黑气盛者禁用,表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 者亦宜少用。""畏防风。" 《本草经疏》:"胸膈气闷,肠胃有积滞者勿用;阳盛阴虚者忌之;上 焦热甚,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忌之。"

【相关方剂】

治自汗:防风、黄耆各一两,白术二两。上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丹溪 心法》玉屏风散) 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 耆一两一分(去芦)。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 ,良久再服。(《金匮要赂》防己黄耆汤) 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 不仁,如风痹状:黄耆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黄耆桂枝五物汤) 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 :黄耆四钱,山甲(炒末)一钱,皂角针一钱五分,当归二钱,川芎三钱。水二钟,煎一半,随病前 后,临时入酒一杯亦好。(《外科正宗》透脓散) 治石疽皮色不变,久不作脓:黄耆(炙)二两,大 附子(去皮脐,姜汁浸透,切片,火煨炙,以姜汁一钟尽为度)七钱,兔丝子(酒浸,蒸)、大茴香(炒 )各一两。共为末,酒打糊为丸。每服一钱,每日二服,空心,食前黄酒送下。(《外科大成》黄膏 丸) 治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毒,?作疼痛,憎寒壮热,类若伤寒,不问老幼虚人:忍冬 草(去梗)、黄耆(去芦)各五两,当归一两二钱,甘草(炙)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一盏半, 煎至一盏,若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履,少顷再进第二服,留滓外敷,未成脓者内消,巳 成脓者即溃。(《局方》神效托里散) 治痈疽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黄耆三钱,人参三钱,甘草 二钱,五味一钱,生姜三钱,茯苓三钱,牡蛎三钱。水煎大半杯,温服。(《四圣心源》黄耆人参牡 蛎汤) 治甲疽疮肿烂,生脚指甲边赤肉出,时瘥时发者:黄耆二两,闾茹三两。上二味切,以苦 酒浸一宿,以猪脂五合,微火上煎,取二合,绞去滓以涂疮上,日三、两度。(孟诜《必效方》) 治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时常焦渴,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 疖,或病痈疽而后渴者:黄耆六两(去芦,蜜涂炙),甘草一两(炙)。上细切,每日二钱,水一盏, 枣一枚,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局方》黄芪六-汤) 治肌热燥热

黄耆的同类中药材

中成药推荐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