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中医 > 正文

莲蓬草

别名:橐吾、独脚莲(《质问本草》),荷叶术、荷叶三七、岩红、独足莲

莲蓬草
【别名】

橐吾、独脚莲(《质问本草》),荷叶术、荷叶三七、岩红、独足莲

【来源】

为菊科植物大吴风草的全株。

【形态】

大吴风草 多年生草本,具根茎,基部叶有长柄,肾形,长4~15厘米,宽6~30厘米, 边缘具凸头状细齿。花茎直立,高30~70厘米,初具密毛;苞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无柄 、头状花序或疏生的伞房状,直径4~6厘米,梗长1.5~7厘米;总苞筒形,长12~15毫米,宽12~ 20毫米,苞片长椭圆形,先端尖锐,稍有细毛;舌状花一层,雌性,花冠长3~4厘米,宽5~6毫米 ,黄色;管状花两性,先端5裂,花药基部2裂,裂片线形,先端附片椭圆形。瘦果圆筒形,长5~ 6.5毫米,具纵纹和短毛;冠毛长8~1l毫米,棕褐色。花期10~12月。 分布我国东部各地。 【药材药性】干燥的根茎形状不规则,外表褐色,质坚硬,富含纤维,叶自根茎顶端丛生,叶柄基部有 黄褐色长柔毛,干燥叶柄呈褐色,密被锦毛,叶片多皱缩,色棕绿,有毛,质脆易碎。 产福建。

【化学成分】

根和叶中自双稠吡咯啶生物碱克氏千里光碱,在鲜根中含0.0003%,在干叶中含 0.004%。根中还含呋哺倍半萜类:呋喃骈雅槛兰烷-6β,10β-二醇、1β-轻基-6β-甲氧基呋喃骈 雅槛兰烷和10β-羟基呋喃骈雅槛兰烷-6β基2′ξ甲基丁酸酯。 根茎中含呋喃倍半萜类大吴风草素 A和大吴风草素B。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

《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无毒。"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瘰疬,跌打损伤。 《质 问本草》:"用叶敷无名肿毒,加盐数粒,或米醋少许,捣烂敷之。" 《福建民间草药》:"消痈 散结,除痰化郁。"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药理研究】

克氏千里光碱作用与其他双稠吡咯啶相似(参见"大白顶草"条),对肝、肺有显著毒性 。能致肝癌,据实验研究,刚出生的大鼠较喂乳之幼鼠敏感;较成年大鼠更敏感;因此双稠毗咯啶 井非在肝内微粒体(刚出生鼠肝内缺乏代谢酶)变为毒性代谢物,而可能是在体内变为相应的环氧化 物而起毒性作用。

【相关方剂】

治感冒,流感:大吴风草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咽喉炎,扁桃体 炎:大吴风草根二至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妇人乳痈初起:独脚莲鲜草洗净 ,加红糖,共捣烂,加热敷贴。 治疔疮溃疡:独脚莲鲜全叶,用银针密密刺孔,以米汤或开水泡 软,敷贴疮口,日换二至三次。 治瘰疬:独脚莲鲜根二至三两,或加夏枯草一两。酌加黄酒和水 各半,煎取半碗。饭后服,日两次。或取叶炒鸡蛋服。(方以下出《褐建民间草药》) 治跌打损 伤:鲜大吴风草根捣烂敷伤处;或根二至三钱切片嚼碎,黄酒冲服,一日二次,重伤者连服八、九 天。(《浙讧民间常用草药》)

莲蓬草的同类中药材

中成药推荐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