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内容
脂肪肝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并无明显不适,随着病情的加重,主症上可出现右胁肋胀痛,次症上出现恶心、呕吐、黄疸、胸脘痞满、周身困重、纳呆等,舌脉可见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表现。
通常是由于湿热邪气蕴结于中焦脾胃和肝胆,导致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所致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中阻证型,治疗上一般建议采用清热利湿、解毒化浊、祛瘀柔肝功效为主的化滞柔肝颗粒,该药由茵陈、决明子、大黄、泽泻、猪苓、山楂、苍术、白术、陈皮等组成,其中茵陈具有清热利湿、泻肝利胆功效;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功效;大黄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荡涤肠胃功效;泽泻、猪苓具有利小便,除湿热;山楂具有活血化瘀,行滞消积功效:苍术、白术、陈皮具有理气调中、补益脾胃、祛湿化浊功效;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具有滋肾柔肝、清热泻火功效;瓜蒌具有涤痰散结、滑肠行滞功效;柴胡具有疏达肝气,调肝之用功效;小蓟具有凉血祛瘀、解毒利湿功效,全方面改善非酒精性单纯型脂肪肝湿热中阻证,引起的肝区不适或隐痛、食欲减退、乏力、舌苔黄腻等症状,同时还能改善肝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血脂等。
专家提示:日常还需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如内脏、动物皮、髓等含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减少油炸、煎炸食物的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烹饪方式。增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如苹果、菠菜、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