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的眩晕,为内耳引起的眩晕病,属于一种自限性外周前庭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头部运动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短暂的眩晕伴眼球震颤。
耳石症早期有4个征兆:
❶旋转行眩晕
表现为强烈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较短,多不超过1分钟。常出现于坐卧体位变化或卧位翻身时,可因眩晕发作而从睡眠中惊醒。严重者可因头部轻微动作而发作,发作后有较长时间的不稳定感或漂浮感。每次发作时病程持续1分钟左右,可呈周期性加重或自动缓解,间歇期长短不一。
❷眼球震颤
患者眼睛无法控制的运动。
❸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
❹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以及振动幻视等。
耳石症的病因:
耳石症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❶内耳供血不足
因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椭圆囊囊斑上的胶质膜因营养障碍而变薄,耳石脱落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
❷头部外伤或耳部手术
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如挥鞭样损伤可致本病;某些中耳手术如镫骨手术时,可因局部压力或镫骨足板镶入前庭窗或耳石撕脱而致本病发生。
❸耳部疾病
中耳乳突感染性疾病、前庭神经炎、病毒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缓解期、外淋巴瘘、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等均可因细胞碎片的凝集或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而致发病。
❹骨质疏松症
研究发现中老年女性耳石症患者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75%,而正常对照组仅为4%,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与耳石症之间可能存在某些特定的联系,其致病因素仍有待深入研究。
❺诱发因素
受凉感冒、熬夜劳累、失眠、情绪波动等。
治疗方法
该病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可自愈,治疗方法主要是耳石复位、前庭康复治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