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阴虚内热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4-05-25 14:30:11浏览:

阴虚内热又称阴虚发热,常见于肺阴、肝阴、胃阴、肾阴、心阴等,多伴有口干、食欲不振、头晕、咳痰、盗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到中医医院进行系统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

1、肺阴:肺阴患者常出现鼻炎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常用的中药调理包括沙参、麦冬、玉竹、桑叶、地黄、贝母、桔梗、甘草等;

2、肝阴:常见的眼睛干燥、视力丧失、手足颤动、头晕耳鸣等症状,常用于养肝阴的中草药有枸杞、当归、白芍、菊花、乌梅等;

3、胃阴:胃阴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唇干燥、恶心打嗝、食欲不振、酸、烧心、便秘等症状,常用山药、党参、黄精、玉竹、扁豆、石斛等;

4、肾阴:患者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男性遗精、阳痿、女性少经或闭经、体重减轻等症状,中医常采用地黄、龟板、女贞子、旱莲等药材调理;

5、心阴: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盗汗等,可通过五味子、麦冬、沙参、石斛、百合、生地、玉竹、党参等调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的中药应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进行。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罐头、刮痧等物理治疗方法调节阴虚内热。对于西医,阴虚体热常提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乙肝、围绝经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选择中西医结合调理或治疗。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