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中医如何诊断鼻炎

发布时间:2024-02-10 21:30:05浏览:

中医如何诊断鼻炎

中医诊断是通过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季节、病程、持续时间,包括主要症状,也可以参考一些西医检查,一般来说,鼻炎的常见证据包括外感风热、外感风寒、肺伏热、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等主要证据类型。如果患有鼻炎,应该及时去普通医院,以免延误病情。

 

1.外感风寒
  证候: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肌膜肿胀浅、鼻腔水样流鼻涕。伴有咳嗽、全身不适、舌苔薄白、脉搏紧绷。辨析:风寒束肺,肺津不布,鼻痒,打喷嚏,鼻塞严重。风寒患肺咳嗽,痰稀,全身不适,舌脉外感风寒。
  2.外感风热
  证候:鼻息气热,鼻塞,流浊鼻涕。全身发热恶风,头痛微汗。咽痛,咳嗽痰稠,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辨析:外感风热或邪郁化热,上扰鼻窍,鼻息气热。风热会引起肺部和喉咙的恶性停滞,所以咳嗽咳痰,咽干咽痛,热扰头部,所以头痛发热。苔脉属于外感风热象。
  3.肺脾气虚,邪滞鼻窍
  证候: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侧卧上窍通,下窍塞,鼻粘稀,鼻内肌膜肿胀色淡。肺气虚者,咳嗽痰稀,舌质淡红,苔白薄,脉缓。脾气虚者见纳呆大便松,舌质淡,苔白或稍厚。辨析:肺脾气虚,鼻窍失营,寒湿浊邪滞留鼻窍,见鼻甲肿大;气虚寒重,热轻。阳气盛则症状轻,阴气盛则症状重,夜间鼻塞较重。肺虚则不布津,肺气上逆则咳嗽;脾失运则纳呆便稀。
  4.邪毒持续时间长,气滞血瘀
  证候:持续性鼻塞,嗅觉迟钝,鼻音重浊或耳鸣重听,鼻内肌膜肿胀硬实,下鼻甲呈桑堪样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细或涩。辨析:邪毒长时间留在鼻窍,阻塞鼻窍脉络,呈持续性鼻塞;邪浊蒙蔽清窍,耳鸣不适。舌头和脉搏都是气血郁结的表现。

相关文章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