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23-12-20 14:45:29浏览:2656次

苗某,男,64岁,干部。初诊:1982年6月12日。患者于1977年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经常腹泻,便溏不爽,1981年后胃脘疼痛发作加剧,胃镜检查为胃炎,服胃炎合剂等痛势缓解。1982年元月后胃病复发,入某医院按慢性胃炎治疗50余天无效。现每日仅能进食稀饭100~150g,食入胃即泛恶,午后腹部膨胀满闷尤甚,时有憋胀欲裂、疼痛难忍之感。嗳气、矢气虽多而满胀不减,心烦不寐,手脚心潮热,入夜均需伸出被外,口苦干腻,终日头目昏沉,心慌气短,困倦懒动,少腹胀而隐痛,大便日1~2次,呈灰绿色溏酱,小便黄少。西医会诊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胃炎,以激素及健脾理气中药配合治疗,未见好转。查苔白厚、中黄腻,脉象左右沉软。辨为中州湿热遏郁,上阻胸膈,下滞肠间,治宜清化湿热,用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减。

藿香叶10g 佩兰叶10g 苍术10g 焦山栀10g 淡豆豉10g 白蔻壳10g 法夏10g 荷叶10g 佛手10g 芦根30g 通草6g

4剂。

二诊:6月15日。脘腹胀痛显著减轻,全身困乏、头目昏胀亦减,精神增加,心境平静,胃纳渐开,口已知味,舌有津润感。苦仍厚腻,口干,溺黄赤,脉濡弱。再进芳化、燥湿、渗利之剂。

藿香10g 佩兰10g 苍术10g 草果仁1.5g 焦山栀10g 黄柏10g 茵陈10g 白蔻仁6g 荷叶10g 佛手片10g 滑石(先煎)12g 芦根30g

三诊:6月18日。症情大减。脘腹胀痛基本消除,饮食增加,精神转好。惟胸膈不舒,似有灼热感,小便量多仍黄,苔黄中腻,再予清化湿热、宣通胸膈法,前方去黄柏、茵陈,腻苔渐退,小便转清利。胸膈仍疼满不适,时呕恶,短气音低,微觉烦热。中焦湿热渐化,然胃气不足,胸膈虚痞,宜辛开苦降、宽痞和胃、清化湿热,泻心汤加味。

太子参18g 淡干姜2.4g 黄连2.3g 黄芩6g 藿香10g 法夏6g 滑石(先煎)12g 枳实4.5g 桔梗4.5g 白豆蔻(先煎)6g 佛手10g

3剂。

四诊:6月24日。药后痞满解除,胸膈舒畅,呕恶、烦热均止,气短声微好转,噫气频多,头目已觉清爽,每日能食300~350g,食后不觉胀满,腻苔退净,脉尚濡数。继续清化余邪、调理胃肠,以固疗效。

太子参15g 黄芩10g 雅连3g 淡干姜1.5g 法夏10g 枳实6g 白豆蔻(后下)6g 薏苡仁18g 焦山栀10g 淡豆豉10g 通草10g 芦根30g

按:本例症状以胸痞、脘腹胀满疼痛、纳差便溏、周身烦热困乏为主,且病程长久难愈。临证抓住病势缠绵、胃肠胸膈痞满闭塞、烦热身困及苔厚黄腻、脉濡数等特点,知系湿热中阻、枢机不利、清浊相混、升降逆乱,以芳香醒脾、清化湿热、疏通壅塞、斡旋中州为治疗大法,兼轻宣肺气、渗利小便,启上闸而开支河,5诊而获愈。并未囿于诸种病名而无所适从,仍按中医辨证施治,而针对湿热胶结之理,深明一个“守”字,证不变,法亦不变。如胸无定见,朝寒暮热,杂乱施治,每多贻误,前医未效,正犯此戒。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