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易黄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4-03-15 17:03:21浏览:2618次

【易黄汤组成】

炒山药30g 炒芡实30g 盐炒黄柏6g 酒炒车前3g 白果(碎)12g

【易黄汤方歌】

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能消带下黏稠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易黄汤方解】

肾与任脉相通,肾虚有热,损及任脉,气不化津,津液反化为湿,循经下注于前阴,故带下色黄、粘稠量多,其气腥秽。治宜固肾清热,祛湿止带。方中重用炒山药、炒芡实补脾益肾,固涩止带,《本草求真》曰:“山药之补,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胜于山药”,故共为君药。白果收涩止带,兼除湿热,为臣药。用少量黄柏苦寒入肾,清热燥湿;车前子甘寒,清热利湿,均为佐药。
配伍特点
诸药合用,重在补涩,辅以清利,使肾虚得复,热清湿祛,则带下自愈。
运用
本方为治肾虚湿热带下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湿甚者,加土茯苓、薏苡仁以祛湿;热甚者,可加苦参、败酱草、蒲公英以清热解毒;带下不止,再加鸡冠花、墓头回以止带。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傅青主女科》卷上:“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
2.方论选录 傅山《傅青主女科》卷上:“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惟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则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湿也。……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此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黄者,功更奇也。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宫,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于用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与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易黄汤主治】

湿热带下。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红,苔黄腻者。

【易黄汤医案】

刘某,女,27岁,公务员,已婚,2002年8月26日来诊。患者半年前自觉头重,腰背沉重,带下量多,呈泡沫状,色黄有臭味,伴外阴瘙痒或灼热疼痛。经某院妇科检查,诊为“滴虫性阴道炎”,采用灭滴灵等药物治疗数月,气味腥臭,尿频尿痛,小腹坠痛,食纳欠佳,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午后尤甚,舌质胖大,苔黄膩,脉弦滑数。辨证为脾虚湿盛,日久化热,湿热下注,蕴结胞宫,任脉受损所致。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认为该病由阴道滴虫引起,同时又混合了细菌感染。拟健脾祛湿,调理肝肾,清热解毒。并结合抗滴虫,抗菌疗法。用加减易黄汤:生山药、生薏苡仁、土茯苓、椿根皮、蒲公英各30g,芡实、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各20g,黄柏、白果、柴胡各10g,车前子15g,青蒿10g。每日一剂,六剂后,诸证明显减轻,五心烦热消失,又12剂痊愈。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