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跑步后跟腱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8-29 19:24:06浏览:

  跑步后跟腱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跟腱疼痛可能与生理因素、跟腱损伤、跟腱炎等病理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疾病细节和治疗方法如下:

  一、生理因素

  比如跑步时间过长、跑步姿势不当、鞋子过硬等。,可能会过度挤压和摩擦脚跟,进而影响周围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停滞,使脚跟腱感到疼痛。休息后通常可以缓解,不用太担心。

  平时要注意合理运动,避免高负荷、高强度运动,还要做好热身运动,纠正不良跑步姿势,减轻脚跟负担和摩擦刺激,帮助缓解疼痛。

  二、病理因素

  1、跟腱损伤

  跟腱损伤主要与暴力创伤有关。受直接或间接暴力影响,可导致跟腱过度拉扯,导致跟腱纤维脱位或完全断裂,导致血液渗出形成血肿,刺激周围感觉神经,引起跟腱疼痛症状。

  患病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急性损伤可对患处进行冷敷,起到减轻肿胀、缓解疼痛的作用。疼痛明显时,可按医嘱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对于严重损伤的患者,必要时应考虑病变清理、跟腱修复等手术;如果是老损伤,可以考虑跟腱重建。

  2、跟腱炎

  跟腱炎通常是由反复剧烈的跟腱拉伸引起的。跑步不仅会进一步刺激病变部位的组织,如果跑步时间过长,而且容易加重跟腱纤维撕裂,导致血液渗出,刺激周围的感觉神经,从而产生疼痛。

  患者应注意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尽量减少跟腱部位的活动。踝关节可以用胶带固定,有助于缓解伸展引起的张力,进而减轻疼痛。当疼痛难以忍受时,可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起到镇痛作用;当炎症反应过于明显时,可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氢化可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抑制炎症反应。如果经过6个月的保守治疗难以缓解,可以考虑腓肠肌延长治疗。

  除上述因素外,此类症状还可能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延误。

相关问答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