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如何降低肌酐126?

发布时间:2023-08-09 17:54:08浏览:

  如何降低肌酐126?

肌酐分为尿肌酐和血肌酐。儿童、成人尿肌酐126μmol/kg·d在正常范围内,无需采取措施使其下降。如果婴儿尿肌酐为126,μmol/kg·d,明显超过正常水平,可能与生理因素、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有关,需要根据原因进行治疗。其次,血肌酐正常水平应低于106umol/L,126umol/L处于上升状态,可能是慢性肾炎、尿路梗阻、急性肾小管坏死等疾病引起的,也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从而降低血肌酐。

  一、尿肌酐

  1、生理因素

  肌酐是肌肉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在日常生活中吃太多肉类食物时,会增加肌酐的产生,导致尿肌酐过度过高。

  在这种情况下,尿肌酐升高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不用太担心。但家长平时要注意保持宝宝饮食均衡,防止营养不良

  2、感染

  婴儿体内感染会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发热,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尿肌酐升高。

  父母应该用温水洗澡来降低婴儿的体温。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阿莫西林、红霉素、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来控制感染。如果是真菌感染,可以使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酮康唑等药物来控制真菌增殖。大多数婴儿在及时干预后都有良好的预后。但如果不及时注意,可能会导致感染的扩散。

  3、甲状腺功能减退

  如果婴儿甲状腺功能减退,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减慢,但也会导致肾脏排泄功能减少,导致部分肌酐不能随尿液排出,因此尿肌酐会升高到126μmol/kg·d。

  家长要注意加强宝宝的日常保暖,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治疗,从而提高甲状腺激素,改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肾脏排泄功能。婴儿确诊后需要及时治疗,防止心包积液、腹水等并发症。

  二、血肌酐

  1、慢性肾炎

  患者肾脏受到致病微生物感染或自身免疫功能障碍会导致肾脏慢性炎症,进而导致肾脏过滤功能异常,导致血肌酐126umol/L。

  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卡托普利、贝那普利、培多普利等药物来降低尿蛋白和血压。如果伴有自身免疫功能障碍,可以使用地塞米松、泼尼松、醋酸氢化可松等药物延缓疾病发展,促进血肌酐下降。如有必要,可选择肾移植维持肾功能。诊断后,患者需要尽快去医院,改善预后,防止肾功能衰竭

  2、尿路梗阻

  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或炎症会导致局部尿道梗阻,影响肌酐排泄,导致血肌酐过高。

  病人要注意清淡饮食,并注意卧床休息。如果是炎症引起的尿路梗阻,可以使用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药物来缓解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缓解梗阻。如果是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可以先用坦索罗辛、甲磺酸多沙唑嗪、盐酸特拉唑嗪等药物放松尿道平滑肌,帮助结石排出。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选择手术治疗取出或排出结石,使血肌酐下降。患者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出现急性尿潴留。

  3、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中毒或缺血会导致肾小管急性坏死,导致肾功能减退,进而导致血肌酐升高。

  患者应严格控制日常液体摄入量,防止肾脏代谢负担增加。同时,去甲肾上腺素、醋酸去氨加压素、前列地尔等药物可用于改善肾脏血液供应,改善疾病预后。必要时,可选择血液透析治疗,减轻肾脏负担,降低血肌酐。患者需要积极就医,如果不及时注意,也可能导致肾衰竭。

  此外,婴儿尿肌酐为126μmol/(kg·d)也可能与肢端肥大、巨人症等疾病有关,血肌酐126umol/L也可能是慢性肾衰竭引起的,需要根据原发病进行治疗,使血肌酐下降。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