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2023-04-01 18:24:02浏览:

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疗效好,疗效稳定,理想,无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

 中药成药

中医认为“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颈酸眩冒,目无所见,懒惰嗜卧”。

1. 如果口干潮热,可以用菊花地黄丸。

2. 如有畏寒肢冷,可使用金匮肾气丸。

 针灸疗法

1. 针刺治疗

① 主穴:风池(双)、百会、印堂、合谷(双)、人中、安眠(双)、太冲。

② 配穴:恶心伴呕吐者,加内关、神门、足三里;耳鸣加一风,听宫,率谷,中渚。

2. 针灸疗法

① 体针: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灸太冲穴、腹泻法。气血不足眩晕,可选择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取补或艾灸。肝阳上亢者可选择风池、行间、侠溪等穴位进行腹泻。肝肾阴虚者,加刺肝俞、肾俞。痰浊中阻者可选择内关、丰隆、解溪等穴位进行腹泻。各种虚弱、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

② 耳针:选择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次。--三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扭针。每天一次,5次。--7日为1个疗程。

③ 头针:每天选择双侧晕听区一次,5次--10日是一个疗程。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