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中医治疗附件炎应分清寒热虚实

发布时间:2023-02-28 21:57:09浏览:

中医治疗附件炎应分清寒热虚实

在治疗本病时,中医应区分寒热虚实的差异,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治疗清热利湿。止带方加减:

取猪苓、车前(包)、红芍12克,黄柏、牛膝、丹皮、苍术10克,泽泻、茵陈6克。加减:腹痛明显的,加10克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如果纳差大便稀,可以将苍术改为炒白术10克,加生薏米20克,云苓18克,健脾祛湿。

2.血瘀互结治疗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当归元胡汤加减:

用20克败酱草,当归、元胡、酒黄、红芍、桃仁15克,香附12克。水煎。加减:如果小腹刺痛明显,加10克乳香,无药止血;如果小腹疼痛明显,加10克川楝子和桔子行气止痛;如果月经量少,颜色暗,加20克益母草活血化瘀。如果白带多,颜色黄,加15克茵陈,12克泽泻清利湿热。

3.冷湿凝滞治疗温阳散寒,活血祛湿。少腹逐瘀汤加减:

取云苓15克,当归、赤芍12克,无药、艾叶、苍白术、泽兰、红藤10克,茴香、川芎、桂枝9克,干姜6克。

加减:如果带量大,色白质稀,加10克肉豆蔻和白果温肾止带。如果腰痛明显,加川20克,杜仲10克,益肾强腰。

口服上述药物后,剩余药渣可放入布袋敷在下腹部,每次热敷20次-30分钟。

4.肛门点滴法:
   红芍、红藤、败酱草、公英、丹参各20克,夏枯草15克。上面煎100毫升,肛门滴,每天1--2次,15次为1疗程。

适用于湿热下注或瘀热互结型患者。

如果有肿块形成,可加3棱20克,15克峨术消瘀;气虚时,加30克黄芪益气健脾;如果小腹冷痛,可以打败酱草和公英,加10克细辛和10克桂枝温经散寒。

5.外用散剂法名称:
   附件炎散组成:杜仲、蛇床、五倍子、芡实、桑章鱼、白芷方解: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治疗腰脊酸痛、足膝无力、排尿余沥、阴下湿痒;蛇床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阴湿疹、女性阴痒、滴虫性阴道炎;下焦有湿热,或肾阴不足,相火易动,精关不固者不宜服用。五倍子具有收敛止血、收湿止疮、治疗肿毒的功效;芡实、桑章鱼有益肾固精、止浊;白芷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化脓、燥湿止带的功效。

取适量,将醋调成糊敷在肚脐上,胶带固定。每天使用一次,连续三天后间隔一天。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